2016年4月24日,上财MBA Pre-sufer考生系列活动又迎来了最受考生和社会各界关注的主题活动——股票沙龙。本次参与活动的两位嘉宾皆为上财MBA校友。首先开场发言的为金波校友,1999级上财MBA,现为北大纵横管理咨询集团合伙人,理财吧网站(licaiba.com)创始人之一,淼津基金管理公司法人,第一财经广播(调频97.7)、第一财经头脑风暴、点掌财经等节目。他本次主题发言的题目为“我所经历的牛市和熊市”,做为一个有近20年炒股经验的“老股民”,金波老师的经验教训与大家极有共性,再加上其对中国资本市场和宏观环境的深入研究,又为大家提供了不少看待股市与中国经济的独特视角。因此活动结束后,还是有大部分考生和同学围着金波老师沟通探讨,久久不愿离开会场。以下为金波老师的观点节选:
金波作主题发言:我所经历的牛市和熊市
1.初入股市是从B股开始的,因为吃透政策,用3年半的时间挣了3倍,掘到了第一桶金,买了第一套房。目前B股相对A股,从中长线和最终的归宿来看还是相对有价值一些,大家感兴趣买一些B股,等A、B股合并,还是有比较好的机会的。
2.关于对冲手段。在06年的股改牛市中,我由于选择了认沽权证这种不正确的对冲方式,对我的个人收益带来了一定损失。当然当年的市场也也没有特别好的对冲手段。目前市场比较动荡,选择合适的对冲手段可以很好的规避风险,比如我们刚刚成立的基金管理公司目前发了三次产品,所有的产品都采用了对冲手段。所以上周的A股暴跌没有给我们带来太大的影响,反而在爆跌的当天会产生超额收益。可以去研究下期货和各种金融衍生品。
3.我对新三板比较看好,从逻辑来讲符合“全民创新,万众创业”的政策,也解决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虽然目前来看,新三板似乎也有一些停顿的迹象,但新三板一旦进入竞价交易的话,发展前景还是会非常好的。
4.中国资本市场中出现了这样一种趋势——人工智能现在用得越来越多,导致市场的交易行为越来越趋向一致化。比如上周的A股暴跌中也出现了很多程序化的交易。如果说这种交易模式进一步发展,在市场占到一定份额时就会导致市场的共振,未来对中国资本市场将越来越大。
5.从个人理财或者个人投资的角度来讲,资金要适度分散,其次就是不熟不做。不管在任何市场,只有足够熟悉才有希望得到利润。与其说投入部分资金购买不熟悉的、风险状况不明的海外基金,还不如找机构投资者,相信他们有投资能力,或者还是做你熟悉的产品。
6.要建立一些自己的价值评判标准、投资策略和风险防范体系,这样才是取得超出市场收益率的投资手段的基本保障。
接下来做分享的袁强同学是去年入学的上财MBA学生。目前为金元证券资深投资顾问,第一财经电视股评直播嘉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央广财经特约评论员。他在主题演讲中多次强调了MBA学习对其实际工作的助推作用,让考生和新生对未来的MBA学习充满期待。
袁强作主题发言:浅谈A股投资
以下为袁强同学的观点节选:
1.目前国内的A股市场波动较大,但是我觉得大家也不用过于紧张,相对国外的成熟市场来说,A股还应该是一个少年。第一家股份公司于1551年在英成立。1611年,第一家证券交易所在荷兰成立。200年后的1811年,纽约证券交易所成立并运营。再过了180年,我们的上交所和深交所才先后成立。用年龄比喻的话,我们上交所深交还是90后。在座的也有一些90后,我觉得A股作为90后有问题是正常的。
2.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风险其实无非是认识风险,识别风险和管理风险。这方面上财MBA可以为大家提供非常好的学习平台的。比如教授我们商务统计学的徐国祥教授写了很多金融产品风险控制的著作,对我们识别风险、管理风险有非常大的借鉴意义。其他的课程,例如公司理财、会计学、管理经济学和统计学等也让我们对投资的风险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3.今天的“市”到底是什么情况,很简单就是种豆得豆,种瓜得瓜,因为市场土壤是什么,决定我们的市场将进行怎样的操作。其实我们的市场交易主体最多的就是散户,市场最终的价格也是由散户决定的。股价非理性的增长,就是因为市场散户太多,趋势来了之后,大家一拥而上,一起去走这个上升的通道的趋势,但是下降的时候,往往有一些人逃之不及,所以首先要把市场认清楚。而海外市场是以机构投资者为主。
4.控制好自己的贪婪恐惧,对交易机制深刻理解,有很好的投资逻辑,严格执行交易纪律是股民应该有的自我修养。
活动现场
上财MBA Pre-sufer系列活动致力于从职业发展、行业剖析、名师解读和联考辅导等多方面为考生提供服务和交流的平台。后续更多活动欢迎各位考生持续关注。
供图:上财中欧平台2015级MBA 江俊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