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ZYEN集团发布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数17”中,上海总体排名第16、深圳22,其中,“人力资本”、“声誉及一般因素”两项,深圳进入全球前十位。同时,2014年OECD组织的15岁学生的PISA测试中,上海中学生在参测18个国家中金融素养名列第一。
两相对比,上海无论是总人口还是金融人口均远超深圳,未成年人金融素养也非常好,为什么上海的金融人才指标会这么差?撇除因上海国有金融机构占主体导致的薪酬吸引力相对较差之外,我们可能不得不面对一个令人尴尬的结论:金融高等教育机构和科研机构数均显著多于深圳的上海市,在金融人才尤其是高级金融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方面,是有问题的。
上海财经大学中欧平台执行院长 骆玉鼎教授
毕业生和人才的差距主要短板在师资
首先,体制内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在市场化金融人才培养方面,存在体制机制弊端。上海目前9所部属高校及20所市属高校均开设金融专业或拥有金融类课程和师资。但是,按照现有学术体制培养出金融类毕业生距离成熟的金融人才有较大差距。主要短板在于师资。目前高校的金融师资接受的是以均衡、优化和套利为核心内容的金融学理论训练,偏重数理逻辑和模型推导,美则美矣,就是不中用。在国际高水平学术期刊发表压力之下,大学教师花在对中国市场实践进行深入调研的时间极少,更愿意在理论问题的细枝末节上下功夫,能够承担市场化教学和培训的师资在任何一所沪上高校均屈指可数。同时,名牌大学目前尚属供不应求,没有招生压力,即便在中长期内也看不到大幅改进的可能。反观深圳,大量引进了国内外高水平大学开展硕士以上学位项目及非学历教育的市场化办学。从公共预算的投入产出的角度看,上海产出的高水平论文较多,深圳产出的对当前金融发展有实际贡献的学生较多。
上海曾有过成功尝试,可惜未能持续下去
在中高级金融人才的市场化教育培训领域,上海也有过成功的尝试。上世纪90年代初,笔者所服务的上海财经大学与上海证券交易所合作开办了上海证券期货学院,以相对精干的师资团队承担了中国资本市场创建之初几乎全国的交易员和证券经营机构中高级管理人员培训,参与创建了中国证券从业人员资格考试和后续教育体系,当年可谓是中国证券市场的“黄埔军校”,如今的阿里巴巴总裁张勇即为这个学院的首批本科毕业生。可惜后来因各种原因未能持续独立办学,纳入高校常规体制之后,尽管也仍不断进步,但原有的特色不复存在,令人扼腕。所幸,几年前,上海市政府又支持上海交通大学开办了上海高级金融学院,作为同行,我本人对它有很高的期待,希望它能在部属高校的体制困局走出一条新路,但目前看来,也并不那么轻松。
并非金融专业就能培养出高水平人才
其次,金融区规划没有给金融教育尤其是亟需后续教育预留空间。国际金融中心排名前四的纽约、伦敦、香港和新加坡,在金融中心区,从业人员均可步行或快速交通进入著名大学,极大方便了学界与业界的双向交流和渗透。但是在我们的陆家嘴地区,没有给大学留出足够的物理空间,而体制内大学也没有动力耗用高额经费在金融中心区租赁校舍办学。
最后,金融人才培养涉及多层次、多领域和多种形式。金融人才培养的层级越高,非标准化特征越明显,不是高等院校,尤其不是高等院校中的金融专业可以单独解决的问题。《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中提出“加快培养应对国际竞争的经济、管理、金融、法律和国际关系人才。通过产教结合、中外合作,吸引一流人才,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建设一批具有世界水平的中欧平台、公共管理学院、金融学院、法学院。”言下之意,办好金融学院是金融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事实上,以笔者的体会,无论国内还是国外,单学科的金融学院并不利于高水平金融人才培养。
原文刊登于2015年6月27日《新民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