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学术推介 | 上财中欧平台王子助理教授在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上发表论文

我院教师以“双一流”建设为使命,勇担人才培养时代使命,以世界一流为标准,加强科研攻关,深扎教育一线创造出国际一类的学术成果。本期推介成果为上财中欧平台王子助理教授发表在“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的论文发表于“Multinational production and corporate taxes: A quantitative assessment”。

 

上财中欧平台作者介绍 

 

 

王子: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经济学博士,现任上财中欧平台世界经济与贸易系助理教授;研究方向:国际贸易、跨国企业、经济增长。

 

Multinational production and corporate taxes: A quantitative assessment

 

企业的跨国生产已经取代国际贸易,成为当前发达国家之间主要的商业往来形式。之前的经验研究表明,跨国企业的生产选址,受到各国之间公司税(corporate tax)率差异的极大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公司税率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就不仅仅局限在征税国国内,而是通过跨国企业重塑自身生产网络的行为而传递到其他国家。因此,评估公司税对跨国企业行为的影响,以及籍此产生的国际宏观效应,成为分析当前全球经贸关系的基础性工作。在此之上,美国公司税改革、区域自由贸易协定中的投资条款、欧盟乃至OECD内部公司税协调与整合、改进税制以抑制跨国企业的逃税避税行为等热点政策的宏观效应,都可以在统一的框架下得到评估。

 

本文拓展了标准的包含贸易和跨国生产的多国一般均衡模型(主要基于Arkolakis et al. 2018),来量化公司税率变化对征税国以及其他国家的福利效应。与Arkolakis et al. (2018)相似,本文模型允许企业在多国之间任意选择生产地点,并通过国际贸易服务全球市场;各国之间跨国生产和国际贸易的成本可以准确地映射到当前国际经贸格局。在此之上,本文重要的贡献在于引入了对国际公司税体系的现实刻画:(1) 考虑source-based的公司税体系,即各国基于企业利润产生的地理位置收取相应的所得税。(2)允许对来自不同国家的跨国企业征收有差异的Nonresident Dividend Withholding Tax。在现实中,这种差异化征税是各国事实上保护本国企业的常见策略。(3)允许跨国企业在通过向低税率国家转移利润而避税。本文的贡献在于将国际公司税体系的这些复杂特征,融入到多国一般均衡模型当中,并保持模型的可计算性以便利用宏观数据进行量化分析。

 

本文量化分析的核心在于评估跨国企业行为对公司税率的反应弹性。基于上述一般均衡模型,本文推导出一个广义引力方程式,将各国之间双边的跨国生产销售额与公司税率联系在一起。因此,基于公开可得的跨国生产数据和公司税率数据,本文发现公司税的提升,对跨国企业的生产活动存在抑制效应。本文新的方法得出的抑制效应,与之前文献的结论基本一致。

 

利用量化模型,本文首先估计了美国2017年公司税改革的福利效应。该改革使美国的实际公司税率降低了13个百分点。模型计算表明,该项改革提升了美国的实际收入约1%,同时使其他国家实际收入平均降低了0.075%。这种福利效应主要来源于企业转移效应:美国公司税较低促使跨国企业回流美国,在提升美国就业和收入的同时,降低了其他国家的就业和收入。从这个意义上讲,美国的公司税改革的确提升了其本国的福利,但这种单边改革伤害了其他国家的利益,可能触发公司税竞争(tax competition)。

 

本文随后研究了各国非合作的公司税竞争的激励以及后果,结果表明各国策略性地设置公司税率具有双重倾向。一方面,各国竞相降低公司税率,刺激企业进入,同时争夺跨国投资。另一方面,各国又通过提升Nonresident Dividend Withholding Tax,对本国企业进行事实上地保护。这种既开放又保护的策略,正是当前受干预的全球化进程的典型特征。本文发现,公司税竞争将扭曲国际公司税体系,降低跨国投资水平,给各国带来福利损失。

 

既然放任非合作的公司税竞争,对各国均为不利,那么税收协调和合作必然存在空间。本文量化结果表明,在当前国际公司税体系下,各国如果采取充分有效的税率协调,所有国家的实际收入都将提升1%左右。这一结果为区域贸易协定中越来越普遍的跨国投资条款和税收协调条款提供了理论依据。

 

总结起来,本文在多国一般均衡模型中刻画了公司税率对跨国企业全球生产的影响,籍此评估了公司税改革对本国和他国的影响,并分析了国家之间公司税竞争和合作的激励与后果。本文的模型和量化方法,可以为当前全球化当中关于跨国生产和税制协调的焦点争论提供依据。本文忽略的一个重要方面,公司税与跨国企业对东道国的技术溢出,将是未来研究很有潜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