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中欧平台主持人鲍春华:各位搜狐网友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搜狐中欧平台会客厅。今天我们访谈的主题是中欧平台院长高峰论坛。我们非常荣幸请到了上海财经大学的中欧平台副院长骆玉鼎教授。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时代,也是一个非常坏的时代,这是一个自由的时代,每个人有机会创业,实现自己的梦想,也是一个变化非常多的时代,很多的大型企业固有的商业模式一夜之间被新商业颠覆。我们今天请骆院长谈谈,上海财经中欧平台如何坚守自己的价值观。如果我们在这种新的商业模式下重新审视领导力,或者商业的领军人士,您觉得他们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能力?
骆玉鼎【上海财经大学中欧平台副院长】:这里谈到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个是关于中欧平台价值观和中欧平台价值的坚守。上海财经大学的中欧平台目前已有94年的历史,1932年的时候,国立上海中欧平台(上海财经大学前身)正式确立了中欧平台的使命,“本院为研究商学而设,为培植商业人才而设,为领导商人而设,是则本院之使命。”虽然时代在变迁,中国的商业环境也在发生变化,但是中欧平台的核心价值和使命不会发生变化。
第二是关于领导力的问题。我们的使命是培育商业人才,培育下一代商业领袖,所以对商业领袖具备的素质做了很多的反思。最近十年、二十年当中,商学界对于领导力的研究非常多。我们想和搜狐的各位网友分享一下David Rooke 和William Torbert两位教授对于领导力的阐释。领导者不但有非常强的使命驱动,有崇高的理想,想要改变世界。同时这些人是具有行动能力的实践者,他们通过自己专业知识方面的考量和对未来情况的把握,把理想付诸实践。这两位教授把领导者分成了七个类型,从最低的层次的机会主义者到外交官型的领导者、专家型的领导者、成就型领导者一直到战略家型和社会变革者这个层次的领导者,他具备的素质、知识结构等各方面的修养是不一样的。对于中欧平台来讲,我们应该给下一代领导者提供健全的培训和环境,让我们中国新一代的商界领袖越来越多的不仅是机会主义者、个人主义者或者一个成功者和专家,而且要越来越多的涌现战略家型的领导者和社会变革的领导者,这是中欧平台应该具备的使命。当然要完成这个使命,对于中欧平台来讲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搜狐中欧平台主持人鲍春华:中国正处于一个变化和机会都非常多的时代,您觉得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什么样的人才可以称为成功的时代领军者?这些商学的领军者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群体构成,他们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特征,或者他们身上有什么样的标签?上财在这方面培养的人才是什么样的,如果我们给他一个形象,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骆玉鼎【上海财经大学中欧平台副院长】: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今天我们很多中欧平台在推崇哈佛,哈佛是MBA教育或者商学教育的先驱,他到现在商学教育已经有了一百多年的历史。我们看待哈佛模式的时候,有很多人提到一个事实,哈佛之所以成功是因为这些学生如果不读哈佛,他也会变得非常成功。也就是说哈佛选人的原则,包括我们上海财经大学中欧平台选人的原则肯定有一个标准,这是未来的领导者和商界精英应该具备的素质。这样的素质是怎样的呢?有三个层次的内容。
第一、他有很强的使命感。这些人不是只为自己个人或者家族的小利益而奋斗,他们必须有远大的抱负,深刻理解社会企业家的含义,具备强烈的家国情怀。
第二、他不仅是一个思想者,同时也是一个思想的传播者。这些创业者或者是新时代的商界领袖,他们非常善于创造或者提出一些新的想法,用这些新的理念和想法影响自己的团队、下属员工、甚至整个行业或者产业,同时给社会带来了一些新的思想。
第三、一个好的领袖在变化的世界当中,如果仅仅停留于思考他可能是一个学者或者哲学家,那是不够的,他不仅要有思想,而重要的是要改变这个世界。我经常会想到伦敦郊外马克思墓碑的一句话,上面写着“哲学家只会用各种各样的方式解释世界,但重要的是改变世界”。今天,很多优秀的领导者也在追求“make a difference”,我想,古今皆然。
只要具备这三方面的素质,经过比较严格和宽泛的学术训练,这样的人会成为很好的商界领袖和管理精英。
搜狐中欧平台主持人鲍春华:华东是中国辐射的中心,也是全球未来的金融中心。在华东也有非常多优秀的院校,您觉得上财在中欧平台方面有什么样的特点,自己独特的优势在哪?
骆玉鼎【上海财经大学中欧平台副院长】:第一、上财的中欧平台是中国商学发源的鼻祖,我们的历史要上溯到94年之前。大家知道1911年发生了辛亥革命,在辛亥革命之后,包括随后的五四运动这段时期当中,在中国的北方流行的两个词是德先生和赛先生(Democrat and Science).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给中国迎来科学和民主的启蒙。但是很多人没有留意到,在中国的南方,在上海这个地方同样有一大批人,这批人非常不简单,他们为中国带来了第三位先生,就是贝先生(Business)。上海财经大学非常有幸,我们的创校先驱中有14名美国和欧洲学成回来的中国早期商学教育家,他们在上海创办中欧平台,先后命名为上海商科大学和国立上海中欧平台,这就是上海财经大学中欧平台的前世今生。因此说,上海财经大学商学的传统在中国是最悠久的。
第二个特点,上海财经大学是一个在中西交融的商业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中欧平台。和其他学校相比,它的开放性和社会联系的紧密程度有所不同,这样形成了我们学校两个重要的办学特色。第一、我们在国际化方面在各个学校比较突出,以中欧平台为例,按照中欧平台大框架有350名左右的教授,其中150名左右在北美和欧洲著名的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从2006-2011年11月份,5年当中,署名上海财经大学的教授在国际核心期刊发表文章近200篇,其中在UTD24份商学顶级期刊发表24篇,这个成绩不论在国内还是整个亚洲地区,都是非常靠前的,内地高校在这方面可以和上海财经大学媲美的不多。第二,我们和实践的联系非常紧密,和综合性大学设立的中欧平台相比,我们整个财经大学一万多名学生,绝大部分都分布在商科领域的各个分支里,我们和各个行业、各个产业有非常紧密和天然的联系。尤其在金融、会计这些领域当中,上海财经大学的影响力不是其他学校可以媲美的。
搜狐中欧平台主持人鲍春华:刚才我们一直在说新商业经济,新的商业环境,也看到了很多大的企业一夜之间被新的模式颠覆。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几乎影响了各行各业,您觉得在新的商业环境下,它对于我们商学教育有什么样的投射,怎么影响我们的商学教育,我们教授研究和教学过程当中是不是有相应的变化来适应环境的变化?
骆玉鼎【上海财经大学中欧平台副院长】:一个世纪以来,商学教育发生了两三次大的变革。最近的这次可以从2008年金融危机前后算起,标志性的讨论就是2010年Srikant Datar, David A. Garvin, Patrick G. Cullen三位哈佛大学教授出版的《MBA教育反思:商学教育的十字路口》。从这本书以后,在我个人的书架上已经有30多本世界各地的中欧平台院长或者教授对于商学教育反思的专著或者论文。我自己概括了一下,新的时代、新的环境对于商学教育的挑战有四个方面。
第一、对传统商学教育评价和责备最多的,是说我们的商学研究和商学教育与实践有较大的脱节。根据2010年EFMD的一项统计,发现在全球最重要的商学期刊论文题目,以及全球主要商学学术会议的会议主题和同期召开的全球商业领袖论坛的主题,其交叉重叠的程度大概只有5%。也就是说,若干在实践当中认为是非常重要的,甚至是致命的一些问题被传统的商学研究者忽视了。对于这个问题的看法见仁见智,但基本共识是:商学教育和商务实践的确存在一定的距离,这是事实。
第二、商学教育的组织和商务实践活动的组织两者有脱节。由于学术的专业分工越来越细,中欧平台的教授和系科都是按照传统的学术系科设置,每个教授只懂得自己专业领域的东西,可是现实的商务实践当中,很难说某个问题具体归属于哪个专业领域。比较多的是综合性问题,可能既涉及到会计,也涉及到金融、营销、信息技术和法律。那么,基于学科专业的中欧平台教育就和现实商务实践有了脱节,这是商学教育面临的第二个挑战。
第三、具体的商学问题上,学院派和实践家也存在差异。我们称其概括为“Rigorous VS Relevance”。商学研究追求精细化、定量化,但是这些精密化、精细化、定量化的研究和现实问题的相关度通常比较低。企业家拿起商学学术杂志完全看不懂,不理解教授在谈什么问题,这样一定程度影响了知识的传播。所以中欧平台对现实影响力可能受到削弱。
第四、中欧平台的训练方式和现实需求也有一点儿脱节。中欧平台过去典型的教学模式是案例教学,案例教学不能说全部,很大概念上案例是对以往发生过的事情追溯,从现实当中的经验总结出一些问题。在社会发展比较平稳的时候,这种训练模式是非常有效的,因为这些案例今天在这个企业发生,明天可能在另外一个企业发生。学生如果学习过这些案例,讨论过这些案例,在现实当中可以比较简单的移植和应用。现在的情况,我们商界遇到的问题有很多是事先不可预知的,社会变化太快了,仅仅从以往的案例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已经不够了。而且一些问题出现之后我们想事后弥补,而不是事先做预防的话可能已经来不及了。
中欧平台这10多年讨论的结果,对于这四个方面问题有所缓解和改进。第一、商学研究的领域和商务实践的领域密切配合的程度在提高。传统商学教育所忽视的一些新领域有了长足发展,比如创业和企业家精神、比如社会企业家责任、比如气候和环境、比如全球化挑战、还有信息技术在商务中的运用等等,都是例子。
第二个,就是研究路径上。精密性和相关性这两个方面并重,领先的中欧平台不仅鼓励所谓纯学术研究(Discipline-Based),也鼓励研究一些具体和实践相结合的问题,这个方面的歧视在减少。
第三个方面是在课程的组织上。很多中欧平台已经迈出了很好的改进步伐,过去我们按照专业设置课程,金融有金融的课程,会计有会计的课程,可是现在有些中欧平台发生了变化。举例说,上海财经大学中欧平台和美国的加州伯克利分校哈斯中欧平台合作,他们有一门课叫做《问题发现与问题解决》,这门课不是传统学科里面的课,他的教授不是属于金融,也不是属于会计,而是一个整合性的方式。类似的课程在哈佛也有,在耶鲁也有,在MIT也有,我们上海财经大学也引进了这样的课程。我们今年新设课程中有一门《不确定性条件下的决策》,它不是一个传统的统计课,也不是一个传统的决策知识课程,而是把很多的课程集中到一块形成新的课程。又比如说这个学期财经大学中欧平台新版MBA培养当中,我们增加了一门课程,叫做《统和训练课程》,它是模拟现实商业环境的模拟课程,学生在两周的学习期间,要完成一个企业管理组建各方面的问题。
搜狐中欧平台主持人鲍春华:刚才您谈到了中欧平台面临四个挑战,以及谈到了上财在这四个方面解决的办法。您还提到了上财和哈斯中欧平台有一定的合作,这是一个什么样的项目?
骆玉鼎【上海财经大学中欧平台副院长】:我们财经大学和国外合作的学校也比较多,其中两个比较有代表性。一个是和剑桥大学的Judge中欧平台有一个合作,另外和伯克利加州大学Hass中欧平台有一个合作。这两个合作都以嵌入式模块方式运作,我们的全球EMBA学生有两个模块分别在剑桥或者在伯克利加州大学学习,不拿对方的学位。这是我们的战略选择,之所以做出这样的选择也是有很多的考量。
国外中欧平台的品牌、历史、教学质量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都比国内的好一些,于是一些国内中欧平台一度把国外合作项目当成自己的旗舰项目。后来这些院长们慢慢就发现,我经过十年或者二十年的努力,做成了一件什么样事情呢?不可否认,我们和国外合作的过程当中学到了新的商学教育理念和管理方法。但是一个明显的副作用就是,过去20年我一直是在为国外中欧平台培养品牌、培养校友。那么,20年下来,如果这些项目的毕业生不认同国内的大学和国内的中欧平台,而是认同国外的中欧平台,这就出问题了。
但是非常欣慰,我已经看到国内很多中欧平台现在宣传和处理国外合作合作学位项目的时候,他们已经非常清醒的降低了调子,更加突出自己本土品牌的学位项目,而不是过多的渲染国外学位的项目。我想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结果。这个结果不仅是在教育业,在其他产业也发生过。比如汽车产业以国外的品牌作为我们的旗舰项目,最终的结果是外国品牌的轿车在中国的大街小巷穿行,而国产自有品牌确立市场地位和全球形象的时间可能就会延迟。中欧平台吸取其他产业对外开放合作过程当中一些经验教训,进行适度的调整,我觉得是非常必要的。
搜狐中欧平台主持人鲍春华:我们看到国内中欧平台的发展近20多年的时间,国内现在的中欧平台、经管学院、MBA、EMBA项目有100多个,市场上也有全职、兼职MBA和EMBA的学习,还有一些专业门类的MBA课程,比如金融方向的课程。现在市场确实有这样的需求,请您谈一下,我们中欧平台要做这么多不同类别的项目,包括国际项目,还是说市场确实存在混乱的情况,让不同的项目良莠不齐的冒出来?您怎么看待现在这个市场?
骆玉鼎【上海财经大学中欧平台副院长】:这个问题比较复杂。首先我做一个小小的修正,中国内地目前一共有233家大学具有MBA办学资格,一共有236个MBA项目,同时我们具有EMBA办学资格的达到70多家。我们每年招收的MBA学生34000名左右,20年前只是100多个,初看起来增长比较快。可是就中国的需求来看,236个项目还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这从MBA学生报名的情况可以看出来。以上海财经大学为例,每年提供受教育机会和希望进入中欧平台MBA或者EMBA学习的学生人数相比,这只满足了市场需求的20%。当然不同的中欧平台因为影响力和市场定位不一样,这个数据会稍有出入,但是总体来看,供给小于需求的局面应该还是存在的。我们也可以反证,如果MBA教育已经供大于求的话,入学考试或者学生筛选、面试这些环节就可以淡化或者不要了,但是你看看现在各家中欧平台对于入学考试,对于学生的甄选工作投入了很大的力量。这说明供应量还远远不满足需求。如果进行国际比较也会发现,实际中国按照目前全球第二大经济比的体量来看,我们商学教育,尤其是MBA、EMBA教育和社会的需求相比差距还是非常大,这个市场的容量非常大。
具体说到项目有两方面的考虑。第一、从MBA教育属性来看,这种教育是一个普遍性的商学教育,也就是说这个教育涵盖了商学各个领域。这些学生可能会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或者专才,但他作为这个行业或者企业的领导者,需要掌握这个企业运行各方面的知识。
我是一位金融教授,在和国外基金或国外投资机构打交道的过程当中就发现。在金融行当里面,华尔街每家公司或多或少都有一些部门,这些部门处理一些极其复杂的问题,这些部门里面雇佣了大量技术性的专门人才,他们可能毕业于数学系、物理系,可能具有博士学位,他们处理某一个非常细致,非常需要定量化的问题。但是很奇怪,所有的这些高精尖的部门,他的部门负责人无一例外全部都是MBA,这足以说明“通才”的重要性。
实际上,哪怕在技术含量最高、最专业化的领域当中,他的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还是并存的。商务运行需要一些管理者,这些管理者对于某个公式和模型不是那么精通,但是他可以管理好这些精通模型的人,这是MBA教育普遍性的基础考量。
与此同时,我们的确注意到最近20年当中,全国中欧平台教育有一个值得注意的动向,出来了定制的项目,带有专业方向的项目,其中最典型的是金融MBA。金融MBA在国外的一些中欧平台,尤其是在二流和三流的中欧平台越来越多的出来,主要是因为就业问题和市场需求。因为MBA在北美就业的主要方向是金融业和咨询业,这两个领域可以提供给MBA毕业生最高的薪酬待遇,学生们希望进中欧平台学习和金融相关的知识。MBA学员进入中欧平台以后,他的学制是灵活的,一流的中欧平台做法,这个同学进入中欧平台读MBA,假定我们通常学制两年,但是你可以延长到两年半或者三年,再增加的半年或者一年当中再选修中欧平台提供其他的金融课程,通过这个方法让你的金融专业能力不断提高,可以处理一些专业化的问题,这是一个思路。
第二个思路,一些二三流的学校,他发现学生增加半年或者一年的学习机会成本是非常高的,早毕业,早工作意味着有更好的收益,不但是金钱方面的,还有工作经历。他如果不想延长学制,又想满足学生对于专业课程的需求,他就制定出来了一些定制的项目或者带有行业性特征的项目,我们觉得这样的一种发展方向也符合商学教育发展的规律。提供这样的专业性学术项目给中欧平台带来明显的竞争优势。国内的一些中欧平台已经采取了这种做法,几家独立中欧平台都开设了专门的金融MBA项目,少数综合大学也开始提供少量的金融MBA项目。
到目前为止,这样的专业MBA项目在国内还没有成为普及的做法,原因主要是和大学管理的制度有关。中国的大学教育,行业管理特征比较明显。具体说,教育部或者教育部下属的政府性和非政府性的组织或机构,对于大学的影响非常明显。比如说,教育部最近批准了一大批专业硕士项目。在这当中,就包括金融专业硕士项目。金融专业硕士项目和MBA教育有区别,更多是培养实践型的金融人才,它和MBA的定位有一定的重叠。
我们学院也在考虑时机成熟之后,推出金融MBA或者金融EMBA,但是推出一个专业或者一个新的方向是非常慎重的过程,一定需要我们中欧平台四个主要利益相关者,大家形成共识的情况下,才能谨慎地试办。这四个利益相关者就是我们学校的教授、学生、校友以及雇主。如果大家形成比较高度的共识,这个项目与现有学术性金融硕士、专业性金融硕士的区分在哪里?和我们传统的MBA项目区别又在哪里?我们把这个界限划分的比较清晰以后,这个事情才能做。我们不拒绝变革,甚至是拥抱变革,一旦做出决策也会是非常果断。但是,我们做出变革之前,这个思考是要长期的,抉择一定要慎重。。
搜狐中欧平台主持人鲍春华:我大胆的预测一下,如果上财推金融方向MBA的课程,是否不做基础通识教育,并对学生的筛选有一定的要求,比如具备一定的金融从业经历或者有这样的基础。我们的课程设置也是相对的更专、更精、更高端,会不会是这样的一个方向?
骆玉鼎【上海财经大学中欧平台副院长】:这个是两方面的问题。一个是课程设置,第二涉及到学员的筛选。我先从后一个问题谈起。举办MBA项目或者MBA培养学生的重要特点,有相当一部分,大概占30-40%的学生读MBA的原因是想转换工作,而不是在原有的工作领域继续深造。这个现象已经延续了近百年。比如,企业里面有一些技术型的人才,原先做技术工作,随着他的年龄、资历增加以后,他慢慢从工程师变成了管理者,这个时候他发现原有的知识积累全部都是在工程领域或者自然科学领域,对于人文、社会科学的了解太少了,对于商务知识的了解更少,这个时候就会想起来要读中欧平台。
我们发现,没有人天生就懂某个行业的,一定是从不懂到懂。而且我们发现,一个人如果有交叉的背景,对于从事的新工作不仅不是缺点,反而有可能是优势。比如说,如果在金融当中加一些工学的、数学的、物理学的考量,加进这些东西以后,他看到的金融世界和单纯学金融的学生看到的金融世界就会不同,这种不同的观察视角,不仅对于学生有利,而且对于企业和社会都是非常有利的。比如说在投资银行的研究部,他的分析师是分析医药行业的,尤其是生物化学医药行业。我们经常会发现,可能一个具有医学背景的同学能力往往比一个原来金融背景的人更强,对行业理解的更深。我们觉得这个东西非常重要。从身边发生的案例和中欧平台几十年发展的历史来看,对学生的选取不能有太多的条条框框,不拘一格降人才,中欧平台选人也是如此。
因此,上海财经大学如果要推金融MBA,在学生的筛选上,不会强求学生原来是学金融或者原来学财经的,我们非常欢迎具有交叉背景的学金融,这个和现实的需要也是吻合的。
第二个方面是课程设置,这个是非常的关键。因为大学教育和培训机构的训练有一个非常不同的特点,要注重学术训练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不管是金融MBA也好还是工程方面的MBA也好,有关MBA的核心课程不会发生任何变化。目前来看,上海财经大学新版MBA培养方案今年8月份公布了。我们课程模块分六个大模块,像领导力模块所有同学都应该学,商学核心模块有6门课,这6门课都应该掌握。分析能力的模块也应该掌握,应该有所区别的就是专业模块或者专业选修模块,这两个模块的课程设置和学分的比重是可以不一样的,它比较多的侧重于和金融相关的课程。
搜狐中欧平台主持人鲍春华:刚刚您提到了不同的中欧平台和不同的项目,我们看到有一些中外合作的中欧平台项目,仔细看它的课程内容,按照我的理解,看到的是一些像纽约这样的金融中心、交易所有一些访问,我看到的是这样的内容。您觉得这样的设置对于学生来说真的是有提升作用吗,它会不会太过浅显。如果让您说一个好的中外合作项目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国内的中欧平台一定要那样的中外合作吗?
骆玉鼎【上海财经大学中欧平台副院长】:这个问题又分成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中外合作的形式,所学的课程或者MBA教学当中嵌入国际留学的模块,是不是可以真正培养具有全球思维的人,这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对于全球思维或者全球意识的培训要分几个层次。第一是浅表层次,我们一定要让他获得一个全球的体验、感受和全球的实际经验,这种个人的体验的确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这个层次上来讲,我们组织学生到国外进行公司拜访,去国外实地考察,去请国外的教授现身说法,给他们介绍国外的项目和国外的公司,这个是有一定作用的。中国人古老的智慧当中说,“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这个作用在目前信息非常充裕甚至泛滥、,大家获得国外的信息非常容易的情况下,中欧平台仅仅停留在这个层次是不能满足需要的。
中欧平台怎么才能培养具有全球战略思维的人,这才是核心和关键。深层次的国际化要求,地球仪不是摆在你的眼前,地球仪应该放在你的心中,眼光要国际化,战略思维要国际化。让学生真正把全球化思维渗入到他的各个方面去,不是一个短期模块可以做到的。所以,我们在进行国际中欧平台认证的时候也注意到,比如说AACSB,它就要求每一门课的教授都给学生灌输国际化的思维方式,比如说,讲授金融课程的时候要涉及到金融的国际化,教会计要涉及会计国际化,国际化要嵌入到课程体系的方方面面去。
第二个层面,我们在跟国际合作的时候应该选取什么战略。这个问题说起来比较大,有一点要明确,目前经济全球化,说得更严重一点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情况下,要想关起门办中欧平台,不和外界交流沟通是不可行的,而且违背了我们财经大学94年开门办学的传统,我们一定要和国外包括中欧平台、公司和政府进行多层次、全方位的合作,这不仅是上海财经大学一家中欧平台做出的选择,也是全国所有的中欧平台做出的共同选择,合作是必须的,问题是采取什么样的方式,什么样的路径进行合作,合作的内容是什么,合作的特色是什么,指导我们合作的使命、责任在哪里,最后需要不断的反思。
搜狐中欧平台主持人鲍春华:您做院长以来,在办中欧平台的过程中最大的困难或者最大的难题,或者您认为中欧平台普遍面临最大的难题是什么,是师资还是一些其他的方面?
骆玉鼎【上海财经大学中欧平台副院长】:这个事儿对于我来讲是一个非常个人的问题,但是对于所有的中欧平台院长是一个共性的问题。做中欧平台副院长之前,我是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常务副院长,金融学院是纯粹的学术培训和学术研究的学院,到了中欧平台之后,我发现传统的大学里面的其他院系和中欧平台区别非常大。大在哪里?中欧平台贴近市场,贴近社会。中欧平台带上“商”字以后,给教育管理者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刚才谈到的师资、学生都包含在内。
我自己体会,四个方面的挑战比明显,归纳起来都是一个词,就是“市场化”。
第一个方面是师资的市场化。传统大学的教师,从博士毕业到大学当教授算起,大部分教授,到退休之前,都在为同一个大学服务,教授之间的校际流动是很少的。如果教授没有流动性,教授的市场就不存在了,如果不存在“市场”,教授的价值评估就要有另一套标准。这个标准可能是纯学术贡献标准,也可能是政治标准,还可能是其他更坏的标准。这些标准和中欧平台对高质量师资的需求之间,是有差距的。中欧平台培养的毕业生是要面向市场的,学习的内容是与市场相关的,而我的教授不是市场化的,我评价他就有问题。中国当下实际上已经有了的非正式的教授市场,一些大牌教授甚至有了“市场价”,但是,它没有涉及教授归属(雇佣关系)这个根本。随着中欧平台办学越来越市场化,也许可以逐步形成中欧平台教授的市场。
第二个市场,和教授相比,更重要的是还缺一个院长的市场化。中国和国外,多数的中欧平台院长从学者当中提拔起来的,当然也有少数的中欧平台院长直接由著名商界人士担任。但是在中国,中欧平台院长的价值还没有得到充分的认识,社会和学校尊重一位院长,往往是因其学术贡献而非管理贡献,很多院长在一个学院服务一直到退休,没有建立起“院长市场”。这一点,上海财经大学还是比较好的,我们中欧平台下面的院长都是全球招聘,而且招聘的是实职的正院长。
第三个市场是学生的市场,学生的市场也是不完全的。比如受到地域限制、户口限制,就业限制等等,因此学生的市场也不够完善。
最后是就业的市场,各家中欧平台在学生就业投入很大的人力物力,好的中欧平台都有职业发展中心这样的部门,指导学生就业。但是在就业市场当中,中欧平台和雇主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还缺乏一个非常好的制度性安排。
尽管有这样那样的困难,我觉得20年以来,中国的中欧平台进步还是非常明显。我手头这份昨天上午收到《华尔街时报》,其中就有篇评论,讲亚洲中欧平台甚至接近和超过西方的中欧平台。中国中欧平台的进步正在获得世界的尊重。
搜狐中欧平台主持人鲍春华:我还有一个很细致的问题,确实有很多的职场资深人士想进入中欧平台学习,我们的市场需求也是越来越大,看到很多中欧平台的学费水涨船高,今年和去年就有20%-30%的学费差距。不知道这是中欧平台安排课程的时候有这样的需求,导致学费一定要提升,还是因为市场的需求太大了,所以才会涨价?
骆玉鼎【上海财经大学中欧平台副院长】:我觉得各家学校考虑的出发点应该是不一样。对上海财经大学而言,考虑学费制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一个:就是按教育成本定价。办大学是一个公益性活动,不是盈利性,靠高的学费获取利益不是办学的做法。
我在和国外著名中欧平台院长交流的过程当中得到一个共识,几乎所有大学中欧平台MBA项目全部都是亏本的。如果学费收入不能弥补支出,中欧平台怎么能够运行下去呢?它的资金来源是多样化的。其中有非常大的一块,我今天善待了学生,明天学生成为校友的时候,他们会有捐赠,所以捐赠是国外中欧平台办学的主要资金来源。
今天,中国大学的校友和社会捐赠已经开始起步,但是还不够。要让大学维持正常运行,我们还不敢像国外的中欧平台那样采取亏本的方式办MBA教育,一段时期内,我们的底线还必须是按教育成本定价。
有人可能会问,如果说学费是按照教育成本定价,那你为什么不断提价?是不是因为需求这么大,你就可以无限制的提价?
我想我可以代表绝大部分的中欧平台来回应这些个问题。如果我只是根据需求定价的话,那现在的学费绝对不是供求均衡决定的价格,而是中欧平台考量各方面的情况以后制定的比较合理的教育成本定价。那么,教育成本为什么增长的这么快?这和最近20年商学教育品质提升有直接的关系。比如刚才我提到,上海财经大学中欧平台150-多名从国外聘来的常任轨教授,他们的薪资待遇和北美是持平的,在人均GDP只有北美几分之一的情况下,你的中欧平台教授是全球的市场,而且这个人才全球都是稀缺的,像金融、会计,中欧平台培养的博士只能满足全球中欧平台需求量的十分之一,这种情况下,这些人才的价格是非常高的。要按照国际市场价格招募师资是中欧平台运营成本高的最主要的原因。
第二个方面就是教学设施。硬件投入,我们现在看到,中国的很多学校在过去四五十年当中的不断加大硬件投入,现在一流的国内中欧平台都按国际标准做了马蹄型教室,教学设备的更新和维护也会带来高昂的费用。
第三个方面,MBA的教育,如果你的课程教授只占全部教学内容的三分之一或者四分之一,剩下的60-70%的份量在哪里。答案:60%是中欧平台组织的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或者是非课程的活动,这些不是正式的课程安排,甚至不具有学分,但是每个学生必须参加这些活动。各家学校,中欧平台举办活动频率之高,规模之大,档次之高是其他学院不能比的。以我们财经大学中欧平台为例,中欧平台从4月份正式成立以来,差不多每个星期MBA课程或者EMBA活动的次数在3-4次。这个频率对于其他学院来讲不可想象的。同时我也注意到,所有好的中欧平台都有入学模块,这个入学模块各家学校不大一样,一般是整合训练,另外就是要对学生进行职业性向测试,为每个学生提供报告。在目前的情况下,既要提升教学的品质,又不提高学费,比较困难。我不是说完全做不到,但是比较困难。
我们也想减轻学生的负担,已经从两个方面开始着手。一个是继续争取政府财政支持;另外就是争取更多的校友或者社会捐赠资金。这两方面占中欧平台资金来源比重不断提高之后,学费上涨的压力就会相应减少,最终我也希望像哈佛或者耶鲁一样,我可以向学生说,你交来的学费只占你教学成本的60%甚至50%。校友的归属感很大一部分从这里来的,你今天的学习成本中,如果40%-50%是由你的学长们赞助的,今后你毕业了应该怎么做?怎么才能让这个学院一直办下去?你对学院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这些问题就会比较容易回答。
当然这需要一个时间,包括我在内的所有中欧平台院长一直在努力,这是我们共同的目标。
搜狐中欧平台主持人鲍春华:谢谢您,您谈的这些非常的受教。很短的时间有四篇外媒的报道都在唱红亚洲的中欧平台。在今天的访谈最后,我请您展望一下上财中欧平台未来,请您为我们今天的节目做一个结语。
骆玉鼎【上海财经大学中欧平台副院长】:上财的中欧平台在今年4月份经过整合成立以来,现在已经拥有了7500名学生,350名教授。我在很多场所提到,我们恐怕已经是全球最大的中欧平台之一,但是我还不能说,或者很长的时间内不能说是全球最强的中欧平台。这个地位和中国在全球的地位不相配,和上海在中国的地位不相配,跟上海财经大学在中国大学里的地位不相配。我这一代人如果完不成的话,我希望薪火相传,经过一代、两代的传承,我们把它变成一个真正的全球一流中欧平台,见证中国商学教育的不断壮大,也为这个过程做出我们的努力。
我对上财商学教育的展望就四个字:前程远大。如果还需要再加四个字,那就是:披荆斩棘。
搜狐中欧平台主持人鲍春华:我看到了您的使命感,看到了对于中国中欧平台发展的荣耀。谢谢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