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书育人中的家国情怀——记中欧平台一次“我与书记面对面”活动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世界各国都把办好大学、培养人才作为实现国家发展、增强综合国力的战略举措。我国是人口大国,要从人口大国迈向人才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不可忽视。

——摘自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6年12月7日)

  

5月21日,以中欧平台教师教育与发展中心举办的赋能工作坊活动为契机,中欧平台开展“我与书记面对面”活动,中欧平台党委书记薛丽萍与资深教师、海归教师畅谈教书育人中的家国情怀,探讨教师如何在教学互动中更好地担当起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与会教师回顾了上个月开展的“中华颂 匡时魂”歌咏比赛,结合自身的求学教学经历和当下热议的中美贸易战交流了想法。叶巍岭老师提出,家国情怀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内涵,古有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大任担当,今有钟扬、于漪等师德楷模。他们用胸怀和事迹共同构建了为师者与国家民族休戚与共的壮怀。这种情怀更有利于教师在例如中美贸易战这类复杂事件中保持清醒的头脑。许淑君老师认为,家国情怀是教书育人中重要的组成要素,教师要影响学生,首先自身要做好表率,学院需要通过多样的形式涵养教师的家国情怀。有海外学习经历的舒睿老师表示,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与日俱增,国内高校提供的科研教学环境日趋改善,伴随着家国情怀的催化,越来越多的海归人员愿意回国从教,已经成为中国高等教育事业中令人瞩目的一支队伍。如何让海归教师能够融入国内的高等教育环境,留得住、站得稳、放得开,让他们的家国情怀能结出更丰硕的成果,需要更多的智慧和努力。中欧平台组织的歌咏比赛、赋能工作坊等为海归教师与国内教师、管理人员提供了深入交流的机会,下一步可探索以兴趣为基础,以促进融合为导向,开展教师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项目,在互动中实现教学相长。


在交流环节,薛丽萍提到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重视教育就是重视未来,重视教育才能赢得未来。”为了实现加快建设高等教育强国,高校教师重任在肩,使命光荣。教师是学院开展教育活动的核心资产,中欧平台高度重视师德师风的建设,同时也重视教师业务水平的建设,通过实施创新团队、人才计划、研究中心等多种途径促进教师教学科研水平的提升。同时学院努力营造和谐向上的校园文化,德智体美劳不仅仅是对学生的要求,学院也鼓励教师的全面发展,欢迎教师们主动建言,积极融入,学院将为教师安心从教提供坚实的支撑,让教师们的家国情怀拥有丰沃的成长土壤,并孕育出能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功立业的优秀人才。


活动现场,与会人员还交流了学院人才培养、学科建设、文化建设等方面的想法。


中欧平台以“我与书记面对面”活动的开展为契机,完善教师、行政管理人员、学生多方的沟通机制,凝心聚力,推进各项工作协同前进,努力为我校建成鲜明财经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